从煤油马灯到智能巡诊车 代代传承防盲治盲路
医路·致敬中国医师
2023年玉树光明行,103岁患有白内障的老人手术前由医护人员背着进入手术室。图/由采访对象提供
8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将落户广州。据了解,该合作中心将依托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接受国家卫健委、广东省和中山大学领导,作为高层次国际眼科学术合作平台协助世卫组织开展全球眼健康管理的研究和技术推广。中国的眼科医生,再次以新模式走向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基于中山眼科中心几十年积累的防盲经验和基础,今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认定我中心为‘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我们将与世卫组织一起,共同应对全球眼健康挑战,共同守护世界的光明。”中山眼科中心主任林浩添教授介绍。
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接受90%以上的外界信息,致盲眼病是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三大疾病之一。失去光明,难以顺利接收信息,便意味着失去了大部分与外界的链接,走向无尽的黑夜。
为了驱赶这一份黑暗,一代代的广东医者肩负起防盲治盲的使命。他们走向全国广袤的农村、无畏高原反应与干燥的气候,再一步步走向世界上其他需要他们的地方,躬身其行,历经种种艰辛,只为寻找到那些渴求被看见、正挣扎着要走出黑暗的患者。
数十年前,一盏马灯可以点亮黑夜,成为光明使者手术中的信使;而今天,5G智能眼科巡诊车奔驰在新疆喀什的大地上。时间刻度改变、工具改变,不变的是医者那一份质朴的初心。
上个世纪:
一盏煤油马灯点亮了一个个村落的黑夜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现代眼科学女先驱毛文书带领眼科医疗队深入农村和沿海地区查盲治盲,点亮马灯,走向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的村道上,为患有眼疾的村民治病。一张黑白历史照片记录了这一刻。
从1953年中山医学院眼科教研组成立,到1965年创建中山医学院眼科医院,1983年集眼科医院、眼科研究所、防盲治盲办公室一体的中山眼科中心成立,到2014年广东省防盲办挂靠到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下,2023年中山眼科中心被正式认定为“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一代代中山眼科人赓续使命、笃行不怠。
“我曾询问毛文书的二女儿,创办防盲办的初衷是什么?”原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兼防盲办主任梁小玲讲述,这位女儿转达了母亲当年的心声:要为那些有需要的人治病,无论贫穷还是富贵。
于是,我国现代眼科学奠基人之一陈耀真与毛文书伉俪脚踏大地,走到农村去,更不畏风险走到麻风村去,为那些患有眼疾的人诊治。
梁小玲仍然深刻记得,1988年刚从医学院毕业参加工作时,她跟随着老师李绍珍(我国眼科界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来到广东新会的农村,“我们一个一个村落走访,一个个家门拍响,去寻找那些因为失明终日躲在家里的盲人。”
深入于大地中走访发现,不少人一旦失明,便失去了生活,这些人并不知晓白内障是可逆行致盲眼疾,终日关在家里,寸步难行,几乎被邻里遗忘。
而今:5G眼科智能巡诊车奔驰在大地上
“我现场收了个小徒弟,她一直想留在车里做小助手。”在塔县人民医院,一辆崭新的5G巡诊车停靠在医院,来自广州的医疗队开展诊治工作,受到了当地人的热烈欢迎。正在车内的队员庞健全遇见了一位带着父亲来看眼疾的小姑娘,看到这些先进的设备、友善的医生,小姑娘认真地告诉庞健全,“谢谢你们!以后我也想做一名医生。”
5G智能眼科巡诊车
全国首批“5G智能眼科巡诊车”于今年6月推出,由中山眼科中心主任林浩添教授团队牵头研发, 被称为小巧灵活的“移动眼科医院”。这台车于7月下旬出发,攀山越岭,走过湖泊、穿越高原,历经12天8500公里,抵达塔县人民医院。
巡诊车上搭载验光仪、眼底相机等检测设备,覆盖预约、筛查、问诊、随访、宣教等功能,通过智能系统,确保患者检查当日即可收到来自广州中山眼科中心专家团队出具的远程诊断报告。
“因地处帕米尔高原,喀什地区海拔高、紫外线强、日照时间长,白内障等眼部疾病高发。”林浩添介绍,将5G智能眼科巡诊车开到这里,是希望运用前沿技术,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一代代光明使者的心声:
“多发现一个,多救治一个,便多一个走向光明的希望”
“我们又创纪录了!年龄最大103岁,最小4岁。”
“303台!这次一共做了303台手术,破了11年来玉树光明行的纪录!”
8月7日晚的深夜,刚结束今年玉树光明行工作的李月桃,一边在酒店吸氧休息、一边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创下一个又一个纪录的喜悦。
突破的数字,并非是他们兴奋的原因,这背后,有着太多无言的故事。
“我前脚刚走,你们就手脚放开了,这次有三台显微镜可以稍微放纵一下。”与李月桃同样持续十一年玉树光明行的黄文勇,出于对队员安全的考虑,此前曾提出一天内百台手术左右的数量,以免工作强度过大队员倒下。
在青藏高原里的这种倒下,意味着生命的危险。不少队员有高原反应,有时候血氧甚至低到65、70,必须立刻躺下吸氧。
“帮助到一个患者,他的生活便可大大改变,更可释放一个家庭劳动力出来。”医疗队员们讲述。突破数字的背后,是医者的拳拳之心:希望多救治一个,多一个人重新看见这个世界。
2017年玉树光明行,当地居民小南卡看到医护队员们露出灿烂笑容。
这一份追寻甚至无关国界。从2013年开始援外,这十年来先后15次出发走遍了瓦努阿图、斐济、马尔代夫、塞内加尔等国家的陈伟蓉对此感同身受。她用医术播撒光明,创造了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在瓦努阿图亮相,仅用十分钟完成第一台白内障手术,患者恢复光明;第一次与马尔代夫合作共建中马眼科中心并开展第一台眼内玻璃体手术;第一次将马尔代夫眼科医生邀请到广州培训、开拓为当地留下“一个带不走的眼科医院”的新模式。
“今年9月下旬,我们计划再出发,去基里巴斯。”陈伟蓉表示。
与陈伟蓉一道的同行者有很多。这些年,中山眼科中心多次组织医疗队前往瓦努阿图、萨摩亚、斐济、汤加、马尔代夫和非洲加纳等国参与开展国际医疗援助,如在多米尼克,曹乾忠、黄创新、段芳等来自广州的眼科医生纷纷留下了他们撒播光明的足迹。
记者手记
共同守护光明 让更多人被看见、被发现
从数十年前持着一盏马灯拍开一个个村居的木门,到如今小巧的人工智能巡诊车奔驰在边陲大地,时间刻度改变、工具改变,始终如一的是一代代眼科医者的初心:去找到那些迫切需要帮助的人,去用优质的医疗技术为他们诊治。
被看见的意义是什么?也许背后就是一个个个体、一个个家庭经年累月的等待。
犹记得2019年跟随援疆医生来到喀什一个离市中心有半小时车程的村落,一名患有先天性青光眼的孩子与他的父亲一道在门口迎接了我们。父亲讲述儿子逐渐失去光感的历程,“以前还能感受到手指挥动,后来只能感受到一点月光。”这点月光便是支撑这个父亲的所有希望,他勤奋工作,一辈子未走出过喀什,如今是铆足了劲,要带孩子出外求诊,目光无比的坚定。那一刻,这个父亲的目光深深打动了我。
“20多年前,我国百万人口中白内障手术人数是600多人,现在是3300多人,我们在广东阳西调研发现受惠于农村医保政策优势,南方农村白内障手术覆盖率已赶超城市水平。”从医37年的梁小玲讲述。
“作为国内眼科的排头兵,我们不仅守护国内患者的眼健康,我们还将依托世界卫生组织眼健康与视觉合作中心,将中国方案推广至世界,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分管防盲和外事工作的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梁凌毅教授讲述。
患者在等待着,医学在进步中,而一代又一代的光明使者们,从未止步。
(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梁超仪 通讯员邰梦云、唐艳丽)
【重要提醒】
↘↘点我免费发布一条本地便民信息↙↙(微信搜索soubaba_com加小编好友,注明搜巴巴,免费拉您进群聊),优先通过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