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振兴唤醒古村 巧借山水深耕“幸福田”
在广州市黄埔区,“三资”平台上“云”,盘活农村集体家底,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约10公里长的“纳米水乡”新乡村示范带,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带动产业兴旺助农致富;在花都区,超过600年历史的塱头古村正以“二次创业”的决心与姿态,描绘岭南乡村振兴新画卷……近日,记者跟随市委宣传部组织的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走进黄埔区三资中心、“纳米水乡”新乡村示范带和花都区炭步镇塱头古村,聚焦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游客在迳下村乘坐小火车游玩。通讯员供图
黄埔区三资中心: 深化数字赋能,促进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助推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是强化农村“三资”管理。记者走访时了解到,聚焦数字化监管创新,黄埔区多举措盘活集体资金,综合施策推进集体发展留用地开发建设,支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经营,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据悉,2012年底,黄埔区成立黄埔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财务管理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全区778个农村集体和100家集体公司的资产交易业务和资产、财务业务指导、监督。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区农村集体(含集体公司)资产总额约455.71亿元,其中货币资金约328.56亿元。2022年度,全区农村集体总收入约43.08亿元,全区农村集体分红总额约26.96亿元。
黄埔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财务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陈少伟介绍,黄埔区率先于全省建成“三资云图”,通过坐标定位、精准测绘和电子地图结合,实现全区28.56万亩集体资源、397.76万平方米集体资产立体化、可视化、全方位监管,提升集体资产管理精准性,进一步理清集体资产家底。
通过线上服务监管体系与线下制度保障同频共振,同向监管,保障全区330亿农村集体资金安全。与此同时,黄埔区高效开发集体留用地,以自主开发、合作联营等形式,把集体“软家底”发展为看得见的“硬资产”,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及成员增收。
据介绍,萝岗街萝岗社区通过区“三资云”平台,成功对集体留用地复建物业项目(现为“至泰广场”)公开招租,将项目整体委托专业运营团队,每年给农村集体带来上亿元的收益。该项目在黄埔区形成了良好的商业氛围,树立留用地物业项目村企合作标杆。
广州至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谭柯介绍,至泰广场项目属于村集体的复建物业,前期是由保利代建,再返还给村里。“公司在2021年1月底通过三资平台公开中标,获得20年的租赁经营权,整个项目占地70亩,运营管理的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含8万平方米的办公、4万平方米的商业、2万平方米的酒店、11万平方米的公寓。项目每年给经联社带来1.4亿元租金收入,且租金每三年递增一次,20年将带来39亿元的总租金收入。”谭柯说。
“纳米水乡”新乡村示范带: 巧借山水优势突出特色,深耕美丽乡村“幸福田”
采摘葡萄、喂青头鸭、乘坐小火车看田园美景、住乡村民宿……在黄埔区龙湖街迳下村,游客可享受一番宁静的田园时光。在“纳米水乡”新乡村示范带,一幅幅幸福田园画卷徐徐铺开。
记者了解到,以迳下村特色精品村为核心,“纳米水乡”新乡村示范带沿线长度约10公里,串联何棠下村、迳下村、埔心村、洋田村,依托优良山水自然生态、红色文化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等资源优势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将农业、科研行业与休闲服务业相结合,构建以产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新乡村示范带。新乡村示范带由国企引领推动整体建设,探索“国企牵头+农民合作社”运营模式。据悉,知识城集团下设子公司总部设在纳米水乡新乡村示范带所属迳下村,合理利用国有资产优势,加强产业项目辐射力度,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激活闲置土地。在知识城集团的示范带动作用下,300多名当地村民选择回到乡村,迳下村集体收入从原来26万元增至280万元,翻了近10倍。
龙湖街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的建成是龙湖街加强对已征未用土地管理的一大举措,通过产业发展代替原已征未用土地简单围蔽管理,快速推动农业、旅游业等产业振兴。据龙湖街道相关负责人陈迪豪介绍,龙湖街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项目位于龙湖街何棠下村,总投资1000万元,是一个以发展“农产品种植+电商—科普+研学教育—田园旅游+观光休憩”三位一体的新型乡村振兴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结合不同的目标市场,打造一个复合型的产品体系,基地现种植水稻田、火龙果、番石榴等,每年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可以解决超100名农民的长期就业。
在运营方面,由黄埔区属国企统筹农业资源,迳下村经联社成立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承包示范带产业项目和旅游观光等服务,发动和组织村民种植水稻、自主经营,创造提升个体经济收入。于2021年9月揭幕的迳下村惠农中心是村民奔向小康生活的新引擎。知识城(广州)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监王璇介绍,该惠农中心建筑面积382平方米,投资约250万元,是一个集便民功能、金融服务、就业培训指导、农产品展销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场所。记者走访时看到,该中心一楼设有金融服务区、咖啡吧、5G溯源系统智慧农业展示区、邮政快递区、体检区、农产品寄卖店,二楼设有党群活动中心、乡村图书馆、休闲区。
花都区炭步镇塱头古村: 文化振兴唤醒古村 春阳台开启古村活化新尝试
近日,晴耕雨读——青苗画家计划师生乡村艺术振兴作品展在塱头古村落地。这场办在村庄的艺术展由广州画院主办、广州雕塑院协办、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课题组承办,是塱头古村文化振兴绽放的合作成果。
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塱头古村系统地保留岭南特色的古建筑群和耕读传家的文化体系,是花都区乡约古韵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重要节点。2015年,塱头村古建筑群被评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塱头古村被评为“广州市旅游文化特色村”。塱头乡村振兴项目以古村落文化振兴为切入点,通过公益性投入,探索农村高质量发展新路径,项目总投资超过2亿元,被列为2022年度市级“攻城拔寨”项目和花都区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该项目的核心业态包含春阳台艺文中心、古村市集与展览、高端民宿等,全部收入将用于回馈村民及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由乡村振兴而至古村活化,借古村活化而至融合共生。”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沈旻表示,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人的振兴,对人的唤醒和赋能,要实现人的发展,塱头乡村振兴项目的目标就是要将人才和利润都留在乡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模式。
当前,塱头乡村振兴项目各个业务板块正稳步推进中,市场运营已全面启动。作为塱头乡村振兴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春阳台艺文中心在今年4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春阳台设有文博展馆、藏书楼、善本室、阅览室、剧场与艺博活化等多样空间,为村落多元文化活动提供全新场所,成为文化振兴新典范与乡村振兴新地标。
春阳台之外,古村市集与展览自今年7月起开展常态化运营,并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塱头乡村振兴项目设计总监李莎表示,在活动设计中融合了非常多的岭南元素,希望与本地文化互通互动、共情共鸣,也希望这些兼具传统与时尚的市集、展览,可以为古村注入全新活力,为游客带来美好的体验与回忆。
塱头乡村振兴项目的全面开展,也为当地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塱头村村委会工作人员黄智云表示,项目吸纳不少本地带娃一族就业,使其在照顾家人之余,通过劳动创造收入,提高家庭生活条件。同时,村里年轻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也正在改善。“随着项目持续落地,很多在外打工的村民尤其是年轻人,纷纷找我打听村里的情况,希望可以返乡就业、创业。”黄智云说。(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崔小远 实习生 谢艳红)
【重要提醒】
↘↘点我免费发布一条本地便民信息↙↙(微信搜索soubaba_com加小编好友,注明搜巴巴,免费拉您进群聊),优先通过审核。